快来雨花非遗馆打卡,尝美食看老手艺赶文化大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3日讯 (全媒体记者 胡媛媛)竹盘中能用篾片编出二维码,层层剪纸巧妙组合,就是一盏唯美的纸雕灯……当传统非遗和现代创新对对碰,这样一场文化大集是否让你怦然心动?今日,2019年湖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在雨花非遗馆启动,不仅非遗技能体验台、14个市州传统美食街吸引诸多市民前来“打卡”,更有老手艺新玩法,让市民们乐在其中,连呼“韵味”。

  “给我,给我!”60岁的老匠人李祝意拿起棕叶,将叶片边转边折,然后系结、剪叶,不到5分钟,一朵棕编“玫瑰花”便亮相,引得周边的孩子争先伸手。一张直径35厘米的挂盘,需用加入桐油的墨汁勾勒图案,经矿物颜料着色后再上釉,然后经高温烧制,才能完成釉下五彩瓷烧制工艺。跟随非遗传承人为盘子着色上釉,市民们学得很细心。今日的活动现场,一个个展示台或晒出扎染、剪纸、皮影戏等非遗技能,或摆出城步油茶、湘乡烤糕、宁乡四大碟等湖湘美食,市民们边逛边吃边乐。

  老手艺要具有活力,就必须不断创新。走在今日的会场,创意非遗产品随处可见:活动入口处一个手工编织的竹盘十分引人瞩目,用手机一扫盘中央的竹制二维码,立刻就能知晓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的相关内容;馆内的特色展区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庆瓷刻”传承人刘金铎创新的《潇湘八景》茶具十分吸睛,他不仅能在瓷杯上雕刻,更将八景图案精细描绘;一张长桌上,八盏造型各不一样的台灯依次排开,走近细看,每盏灯都是多层剪纸组合而成,八灯连贯就是一部完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这是我们刚刚完成的作品!”湖南商学院学子们骄傲地说。

  作为湖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场之一,从现在起至6月10日,雨花非遗馆将端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不仅有“抖转新遗”专题讲座、“非遗该不该潮”辩论赛等,更有万人品非遗美食、创意非遗作品展、听“中国好人”讲非遗故事等多项活动,市民们赶紧来逛哦。

今日,2019年湖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在雨花非遗馆启动。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陈飞 摄

雨花非遗馆让老手艺晒出新玩法,竹盘中能用篾片编出二维码,手机一扫就能知道其中内容。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雨花非遗馆摆出文化大集,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和文创制品,让传统和现代融合。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作者:全媒体记者 胡媛媛】 【编辑:易勇】
关键词:雨花非遗馆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