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助学传温暖 望城发放101份“助学包”助残圆梦

相链区块链

望城区2025年扶残助学志愿服务座谈会暨“守望惠残”“助学包”发放活动今日举行。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周游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金秋送爽,硕果盈枝。在书香与希望交织的季节里,望城区2025年扶残助学志愿服务座谈会暨“守望惠残”“助学包”发放活动于今日温情举行,101份满载爱心的“助学包”被一一送至受助学子手中。

“有人说,苦难是成长的学校,而我想说,是爱,让苦难开出了花。”受助学生代表袁同学动情地分享。现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他,来自一个残疾人家庭,多年来一直受到区残联的资助与关怀。怀着对善意的感恩与回报之心,他在高考后毅然选择资源能源专业,立志“为国找矿,地质报国”。“我将牢记‘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以山河为师,把青春奉献给祖国的资源能源事业。”

101份满载爱心的“助学包”被一一送至受助学子手中。

来自桥驿镇民福村的易先生是一名视力残疾人,一度面临就业困境。在残联的帮助下,他逐渐融入社会,如今已结婚生子,成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我大女儿读高中、家庭最困难的时候,残联每年3000元的助学金帮我们渡过了难关。”他感慨道。

罗建国也表达了由衷的感激。通过政府提供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孩子不仅健康成长,更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一次次希望的播撒。据统计,近三年来,望城区累计发放残疾人教育资助413.7万元,惠及1369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其中,去年启动的“望见美好、同城助梦”守望惠残项目,由区残联、区检察院和区雷锋慈善会联合发起,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探索“以法之名”守护残疾人权益,让“无碍”更温暖。该项目将通过“资金+物资+服务”的综合帮扶模式,持续在助学、就业、康复等方面提供支持,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望城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区残联将继续做好残疾人群体的“娘家人”和“守护者”,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不断拓宽帮扶渠道,助力更多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顺畅走好求学路。同时,也呼吁检察院、雷锋慈善会及各街镇持续关注残疾人群体,汇聚更多爱心力量,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周游】 【编辑:肖彪】
关键词:助学 残疾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