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谷工匠|护士也是工匠活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4日讯(高新麓谷记者 陈丹妮)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提起“工匠”,人们往往想到钳工、焊工等制造业的工人,他们对产品的每一道工序精雕细琢,推陈出新。然而,护理行业和工匠一词似乎是难以联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冲向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同死神赛跑,是对“工匠精神”赌上生命的诠释。
“我是一名护士,也是党员,‘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在长沙珂信肿瘤医院手术室初见康小丽时,这位穿着防护服的“麓谷工匠杯”技能竞赛“护理”赛项冠军同记者微笑说道。
锤炼技术 精益求精
无偿献血作为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传递人间真情的红色纽带,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众所周知,在急救过程中,往往一袋血甚至就能挽回一个人的生命。
新年伊始,血液存量大幅下降,而寒冬突发疾病的患者却有增无减。为了给寒冬奉献一片温暖,长沙珂信肿瘤医院发起了医务人员无偿献血活动,刚加完班的康小丽踊跃报名。
据记者了解,8年的护士生涯,7年的战斗青春康小丽都奉献给了长沙珂信肿瘤医院。“我非常感谢珂信肿瘤医院,把我培养成一名全能型的护士。”康小丽说,通过医院的日常工作加上自身努力,她如今是长沙珂信肿瘤医院介入科的护士长,每一年都被评为优秀骨干、优秀护士。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去年,康小丽因为忙着做手术,与“麓谷工匠杯”比赛失之交臂,今年如愿以偿,还抱得“麓谷工匠杯”技能竞赛“护理”赛项冠军。她分享说,这次比赛赛项设置得很好,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涉及到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社区护理等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一个护士的业务能力。谈到“工匠精神”,不善言辞的康小丽表示,巾帼不让须眉,护理技术精准、熟练地操作必须做到100%到位,必须做到无菌,每一步都可能帮助我们挽救一条人命,容不得半点失误。
人文关怀 患者点赞
肿瘤医院和其他医院不同,接收的都是癌症患者,尽管目前医学技术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部分疾病的治疗效果仍较为有限。面对重症病人,鼓励、包容以及拥有强大的内心是康小丽的第二项技能。她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呵护,还要帮助患者家属积极调适心态、客观面对问题。
“工人们的战场是在一线车间,我的战场是与死神赛跑。”康小丽说,穿刺注射只是护理工作中极微小的一项,但要真正做到减少病人痛苦,却并非易事。当病人身体的癌细胞全身转移后,找不到血管在哪,只能从微小的毛细血管中注射。甚至有时候,患者放疗后血管硬化、脆化,给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精神压力。
按注射每个患者1分钟的速度来计算,她平均每天要保持90°弯腰姿势3个小时。时常有患者家属见她辛苦搬凳子让她坐下休息一会,她总是笑着婉拒。所以常常一天的工作下来,她的腰都很难完全直立,腰酸背疼,是家常便饭。
康小丽清晰记得,2020年8月,一位脑瘤患者突然呼吸困难,急需抢救。当晚值班的康小丽得知情况后,立马上报,一路疾跑,连续三小时抢救处理,她丝毫不敢懈怠。“他是一位HIV病毒感染者,当时牙关紧闭,咬着口床,为防止出现舌后坠、窒息死亡,我戴着手套用手将他的压舌板掰开。”她说,有的人或许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艾滋病患者,但作为医护人员会一视同仁,将爱传递到患者心中。
康小丽认为,工匠精神同南丁格尔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去帮助、去安慰,用知识照顾好病人,就是南丁格尔精神最朴素、最基本的体现。
使命在肩 责无旁贷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逆行出征。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响亮在三湘大地的口号,作为有着多年党龄的康小丽积极响应。正月初六,尚值新春佳节之际,康小丽毅然前往长株潭高速公路收费站执勤,为来往司乘量体温、处理突发状况。“事情严峻,不能放松警惕。”康小丽回忆,当时天气寒冷,医护人员从下午两点坚持到晚上十点,有时风太大了,护目镜上都是一片模糊。为了节省防护服,7个小时时间里,他们几乎不敢喝水。三分医七分护。护士是医生的“眼睛”,康小丽作为手术护士,高速公路执勤后,她又马不停蹄赶回医院,辅助医生手术之余,还需在医院的筛查区域执勤、分诊,工作量之大,非常人可以想象。
身在后方,心忧抗疫一线。二月中旬,康小丽瞒着家人,报名前往武汉,并日常下班后为奔赴武汉战疫做准备,练习穿脱隔离病服,采集咽拭子等。“可能在寻常人看来武汉如洪水猛兽,但在医护人员眼里,武汉是光荣的战场,也是护理技艺的试金石。”康小丽回忆说,穿上这身白大褂,她就有使命。然而,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好转,康小丽的武汉之行没有如愿。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谈到对下一代的教育时,她表示如果孩子有意,会支持他们学医。“虽然大部分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学医,因为医护行业的特殊性,而人们眼里护士的社会地位比医生低,但我这八年护理生涯是有很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