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产业,新区“起飞”!|大麓记

相链区块链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柯鸣 杨文妤 

机械轰鸣,智慧涌动。

8月25日,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项目开工暨新区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在湖南湘江新区举行。活动现场,投资51亿元的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正式启动建设,湘江新区迎来发展新“机”遇。

从“一架飞机”到“一条产业链”,从“智能制造”到“绿色能源”,此次“开工+签约”的组合拳,是湘江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将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提供新支撑、积蓄新潜能。

8月25日,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项目开工暨新区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在湘江新区举行。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柯鸣 摄

“大飞机”引领 25个项目“百花齐放”

项目的“启动键”,就是产业发展的“加速键”。

2025年第三季度,湘江新区共开工25个项目。这些项目体量大、投资实、结构优、拉动强,覆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透过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三季度开工项目呈现出三大特点——

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的导向鲜明。

作为湘江新区践行“让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战略使命的关键一环,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项目总投资51亿元,净用地面积约1188亩,是新区今年来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

该项目为大飞机供应链专业性园区,产业定位以大飞机起落架为核心,辅以航电、航天新材料等产业,规划两期开发,一期为二类工业用地(M2),二期满足企业规模化量产需求,全力打造大飞机供应链规模化产业聚集区。

1月17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飞抵长沙。除署名外均为 通讯员 供图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标杆项目,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不仅投资体量大、产业能级高,更具备显著的技术引领和产业链带动效应,将有效提升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整体实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补链强链、集群发展的产业布局突出。

坐落于黄桥大道与金州大道交会处的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其区位选择颇具战略眼光——毗邻许龙路千亿级工业走廊,周边3公里范围内汇聚博云新材、航天环宇、飞宇航空等重点航空航天企业,以及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五矿新能源、巴斯夫杉杉等明星企业,不仅便于供应链协同,更构筑起“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半导体+新能源”多元产业生态,集群规模效应突出。

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区位图。

湘江新区的智慧在于,从不孤立看待某一项目,而是将其置于“2+4+N”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进行系统谋划。

三季度新开工的25个项目中,产业项目投资70亿元,占比82%。除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外,还包括超弦科技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设备研发智造中心、东映碳材总部及百吨级生产线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等一批强链补链型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填补省内乃至国内空白,更在产业功能上相互呼应,共同构建起从材料、设备到应用场景的完整链条。这种系统布局思维,正是湘江新区区别于传统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

民生为本,基础先行的发展理念凸显。

在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周边,高铁、地铁、城际、磁浮、公交、长途客运“六位一体”路网通达,住宅、医院、教育、商圈、公园等生活配套齐全。

而三季度新开工的25个项目中同样出现大批基础设施与社会民生项目,包括岳麓山景区基础设施提质改造、雷锋河生态公园项目(一期)、天顶消防站、岳麓区金星中学等。这些项目体现了产城融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和人才保障。

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模式,湘江新区正探索产业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盘棋”统筹、一体化联动,助力湘江新区打造从“政策红利”到“生态赋能”的招商新逻辑。

“招商地图”持续点亮 新引进产业项目171个

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的环境优,企业就往哪里飞。

湘江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早已跨越依靠土地、税收优惠吸引企业的初级阶段,转向以构建产业生态、提供应用场景、强化创新协同为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

本次现场签约的10个项目,涵盖智能算力、半导体设备、数字文创、智慧能源等多个前沿领域。它们并非简单拼凑,而是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方向精准布局。

居里(湖南)国际质子中心与全球知名肿瘤治疗和研究机构法国居里研究所全面合作,引入国际顶尖质子肿瘤技术,树立高端治疗领域的标杆;磐云数据万卡算力集群项目投资50亿元,打造湖南省首个万卡智能算力集群,不仅提供基础算力服务,更致力于构建“算力—算法—产业”闭环,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底层支撑;新奥泛能微网智慧能源产业项目推动“双碳”目标下电、气等能源系统的低碳改造、建设和智能运营,打造荷源网储一体化示范片区。

这种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前瞻性布局,表明湘江新区正在从传统的“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更加注重项目与区域产业生态的契合度与发展潜力。

据统计,2025年新区累计新引进产业项目171个,合同引资超500亿元。成绩的背后,是湘江新区从“政策红利”到“生态赋能”的招商新逻辑。

3月26日,湖南湘江新区(日本)金融(经贸)项目合作推介会在日本东京举办,向日本商界发出诚挚的湘江邀请。

赴两江新区、成都、贵安新区考察产业龙头,访问阿联酋开展经贸推介,赴日本东京推进金融(经贸)合作,邀请德企面对面精准对接……湘江新区2025年的招商地图不断拓展,合作区域持续“点亮”。

这种“一盘棋”统筹和一体化的联动机制,不仅形成了全域、全员招商合力,也让新区品牌吸引力不断提升。

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环境打造等方面,新区积极作为;而在项目选择、技术路线和企业合作等方面,则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主体地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是湘江新区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此次开工和签约的重大项目,为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装上了强劲的“双引擎”。可以预见,随着这些优质项目从“设计图”转化为“施工图”乃至“实景图”,必将为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新支撑。

随着一批标志性项目的扎实推进,湘江新区必将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产业升级贡献宝贵的“湘江经验”。

【作者:杨文妤】 【编辑:杨文妤】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