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教育,打造跨学科美育教学实景研修新模式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5日讯(通讯员 杨爱思 尹静 全媒体记者 陈良)24日下午,“AI赋能美术跨学科教学”主题研修活动在开福区清湘教育集团·清湘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由长沙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开福区教育科研中心、湖南省骆文辉名校长工作室、开福区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来自省、市、区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和长沙市小学美术主题式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培训班学员、长沙市校本研训基地校代表、开福区美术教师等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数智化时代美育教育的创新实践。
在“三师课堂”课例观摩中,非遗传承人朱国强执掌传统皮影戏台,科学教师李端手持光谱分析仪,美术教师陈淼操控AI动作捕捉系统——这幕“三位一体”教学场景,在《皮影·一出好戏》课堂真实上演。在创编环节中,孩子们小组合作表演的皮影戏表绘声绘色,课堂轻松活跃,有效落实了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
随后,清湘小学美术教研团队8位教师基于《皮影·一出好戏》课例,以“美术跨学科教学”为主题,展示了学校“一核·三维·六步”智慧研训模型人机协同下的主题式校本研讨,分享了“六步AI教研法”及三磨三改优化教学设计,并精准分析改进措施的全过程。清湘小学刘诗琪老师以《AI智能体辅助美术教学:从技法指导到创意启发》为主题,结合湘美版五年级《同一幅画》《水墨诗心》两个课例,介绍了AI智能体辅助美术教学的经验;唐梦莺老师则以《地下王国》一课为例,从豆包APP生成脚本、AI绘图打造分镜、一键合成动态视频与音效等方面,分享了《GenAI动画创作在情景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案例。
在“头脑风暴式”小组研讨与分享环节,长沙市小学美术主题式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培训班的50名美术骨干教师分为5组,围绕美育跨学科课堂观察量表中的关键维度展开了深度探讨和分享汇报。开福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美术教研员罗炜老师现场发布开福区“美育+”跨学科课程指南,为跨学科教学指明航向;长沙市教育学院美术学科负责人陈倩澜针对本次课例提出探究、过程、感受、体验和生命五个关键词,认为本次活动从结果导向走向过程导向,升华了美育的意义与价值。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朱小林认为,《皮影·一出好戏》一课采用大单元教学的方式,以“知皮影—做皮影—演皮影”为主线,巧妙融合科学与美术学科,生动展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给非遗文化类型的美术课打造了一个很好的范式。
清湘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景研修既是一次教学方式的革新,也是学校践行美育浸润行动的生动诠释。在“双减”和数智化背景下,学校正以AI数智赋能“美育+”跨学科研究,实现从技能到素养、从单科到融合、从传统到智慧的三大跨越。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入推进数字基建全域覆盖与研训模型系统迭代,构建起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智能生态系统,努力打造“传统+技术”美育教育新路径,培养兼具审美素养与数智能力的未来人才。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