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高地 链群攀高峰 | 扬帆要护航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 通讯员 沈群 聂凯 欧阳倩
如果说制造业是大海,那长沙波澜壮阔的海面早已百舸争流、千帆竞发。这里既有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旗舰航母,也有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艨艟轻舸,更不乏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代表的快艇游轮。欲让企业扬帆,政府当以服务为帆,以机制为锚,为舰队护航,让每艘航船在时代浪潮中,既能乘风破浪,亦有港湾可依。——题记
民营经济作为各地经济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展现出非凡的活力与潜力,是推动经济增长、激发创新活力、扩大就业容量及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柱。
同时,制造业又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对于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两个关键词叠加起来——制造业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对一域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在经济的蓝海中,制造业企业就好比一艘艘航船,扬帆起航,劈波斩浪,驶向彼岸。但风急浪高、湍流暗礁是常有的事,护航行动势在必行。
旗舰领航:大企业的集群破浪之道
大企业之大,大在担当。在驶向世界的蓝海中,长沙大企业直挂云帆,劈波斩浪。
尤其是营收规模在百亿元、50亿元以上的企业,既是长沙经济的“压舱石”,也是读懂长沙经济发展趋势和信心底气的重要窗口。
以长沙比亚迪为例,2009年,长沙引进比亚迪长沙项目。随后,比亚迪连续追加投资,相继建设望城经开区电子项目、宁乡弗迪动力电池项目、长沙经开区IGBT项目。
在比亚迪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纷纷向长沙聚集。启泰传感,用于汽车上的三大传感器——空调传感器、车身稳定传感器和高压共轨传感器全部开发完毕;索恩格项目,连续增加投资,计划建设的三期项目将建设新能源高压电机的研发及测试中心,有望填补长沙在新能源高压领域的空白……
不少企业也在长沙试水尝鲜、跨界发展,如在消费电子领域深耕多年的蓝思科技,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生产中控屏、仪表盘组件、B柱组件、新型汽车玻璃、充电桩等。
沿着比亚迪的发展脉络,我们或许能感知长沙制造业的思路:大企业处于产业链中心位置,是带动产业升级的引领性力量。
长沙重视服务大企业,核心在于强化其引领作用,通过政策赋能、要素保障,推动大企业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筑牢经济基本盘。
大企业是如何与长沙荣辱与共的?我们来看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等“巨无霸”企业,他们如同航母的核心动力舱,推动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撼动”全球。
全电无人挖掘机效率提升40%,5G塔机实现毫米级操控,盾构机穿江越海,新能源矿卡绿色崛起……全国85%的工程机械品类、“400+”型号工程机械产品从这里产出,全球每12台工程机械设备就有1台“长沙造”!这是大企业的气势!
这种“势”,是规模的形成,是能力的积聚。势至,则摧山撼岳,天地同力。顺势而为,便能事半功倍;乘势而上,则可再著华章。
长沙重视大企业,就是在传承多年来制造业发展一路走来一路歌的好态势、好趋势、好气势的基础上,再鼓干劲,实现新的跨越。
千帆竞发: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航线
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是长沙经济韧性最重要的保障。
长沙深知,“小”意味着灵活与潜力,但也意味着更需要政策的“阳光雨露”。
有笔扶持资金背后的故事颇具说服力。20世纪80年代,唐岳在长沙创办楚天科技。由于处在创业起步阶段,资金捉襟见肘,唐岳凭借一件专利获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扶植资金的支持,一举扭转局面。
如今的楚天科技,早已成为参天大树。旗下的楚天华通公司前不久取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商品售后服务认证证书(五星级)”;楚天源创公司5年内成长为国家级“小巨人”, 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楚天微球公司今年一季度新增订单同比增长300%……
楚天科技的轨迹佐证着长沙的思路:培育今天的中小企业,就是在培育下一批大企业。对看准的行业、看中的企业,长沙义无反顾、全力托举。
长沙还注重鼓励、支持、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勇立潮头,以创新为导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走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展之路。
“小巨人”有何特色?规模虽小,但在产业链中不可替代;领域虽细,但在价值链上居于上游。在长沙获批的国家级、省级“小巨人”中,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他们长期深耕细分领域,是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有的企业拥有百余项发明专利,弥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短板;还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打破发达国家对相关产品的技术垄断……
“小巨人”能量大。如国家级“小巨人”景嘉微,是国内最早系统性研发GPU的企业,也是国内唯一具备完全自主研发独立图形GPU能力并产业化的A股上市公司;湖南长步道销售额占国内市场同类产品的20%,相当于国内每5个工业镜头就有1个出自该公司;长沙鑫航机轮刹车有限公司,每一架C919大飞机都将安装其机轮刹车系统;源科创新,在高铁的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中成功实现了对进口高可靠固态硬盘的国产替代;万鑫精工研发生产的减速机横跨轻工、重工两大领域,攻克高精密减速机核心技术……
“小巨人”是观察经济潜力与韧性的重要窗口。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是中小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这也是不同企业自身发展的3个层次。对中小企业来说,沿着这样的梯度发展,能够及时对照、看清差距、找到不足,坚定脚踏实地、聚焦主业、开拓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企业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长沙中小企业就这样,不断在自身成长壮大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全域护航:从管理思维到生态服务跃迁
曾经,政府部门或多以“管理者”的姿态介入经济运行,通过行政指令、审批管控等方式引导企业发展。然而,随着长沙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种“管理思维”逐渐显现出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弊端。
长沙将“全程服务、全员服务”理念注入产业发展肌理——全程服务,先摈弃过去“手握公章”,一味“把关”的角色观念,将自己“摆”进去,同企业和企业家乘上同一艘船,以“管家”“合伙人”“水手”等姿态同企业交流;全员服务,意味着不分区域部门、不论职级岗位,人人都是企业的服务员。
针对大企业,应当提供“领航服务”,针对重大事项成立工作专班,通过“一企一策”定制服务方案,助力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近年来,随着海外市场被进一步激活,大企业漂洋过海,远渡重洋的需求更甚。护航行动更应在关口、港口等“要塞地区”下功夫,进一步优化航线,畅通大企业出海路。
中小企业是长沙制造业“舰队”中最广泛的群体,但因其体量较小,易受到湍流暗礁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此时此刻,则应提供“港湾服务”“深潜服务”,把重心放在政策、资金、市场等维度进行托底保障。
让一个“小巨人”拥有三个“好汉”帮,长沙创建了“三真”服务模式,即“真金白银”的投入,市本级研发奖补资金总量大幅增加;“真抓实干”的支持,市本级配套扶持政策已成体系;“真情实意”的帮扶,在投融资、公共服务培训、技术创新、数字赋能、品牌提升、企业上市等方面,“小巨人”企业享有优先权。
通过多年的耕耘,长沙收获了“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综合排名居全国第9位”“‘小巨人’企业10强城市”等殊荣,走出了一条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长沙路径。
以获批工信部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长沙大企业、龙头企业携手中小企业,推进链式转型、集群转型。预计今年10月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收官,实现规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以上占比、上云用云覆盖率“双95%”目标。
思路合“规”,地广天阔;工作合“律”,风正帆悬。
长沙“抓大育小”的辩证施策,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让今天的“压舱石”与明天的“生力军”共同托举长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