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之路——长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密码”之二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 通讯员 沈群 聂凯 欧阳倩 陈思甜
9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对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进行公示,全国范围内共有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岳麓高新区为主阵地的长沙市岳麓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产业集群入围。
在全国制造业集群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长沙避开“大而全”的同质化陷阱,聚焦细分领域打造“专而精”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凭借对区域资源禀赋的精准把握、对细分市场的深度挖掘,浏阳市高端化学原料药、长沙县数控磨床、岳麓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在全国市场中成功突围,蹚出一条产业集群发展的特色之路。

因地制宜,精准锚定特色赛道
特色是城市的品牌,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
长沙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特色”,并非盲目追逐热点,而是源于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耦合。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这是长沙选择特色集群赛道时的原则。通过聚焦本土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的细分领域,伴随政策引导与市场培育的加持,长沙逐渐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了“精准选赛道—多维拓市场—生态带产业”。
如浏阳市高端化学原料药产业集群的崛起,依托的是浏阳数十年积累的医药产业基础与生态优势。作为全国重要的医药产业基地,浏阳经开区这一核心承载平台早期已聚集尔康制药、九典制药等一批医药企业,在化学原料药、药用辅料领域形成了技术沉淀与产能规模。
而后,长沙乘势而上,瞄准全球医药产业“原料药产能向新兴市场转移”的趋势,以及国内医药企业对“高质量、低成本”原料药的需求,出台《长沙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对原料药企业的技术改造、绿色生产、国际认证给予专项支持,推动集群从“传统原料药”向“高端化学原料药”转型。
长沙县数控磨床产业集群的特色,则体现在对“专精特新”路线的坚守。尽管起步早,但该集群起初以普通机床生产为主,面临“大而不强、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困境。
为突破发展瓶颈,长沙县聚焦数控磨床这一细分领域,厘清特点:一方面,数控磨床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大;另一方面,国内高端数控磨床长期依赖进口,存在“国产替代”空间。
针对特点,长沙县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研支撑”模式,推动集群企业向高精度、高稳定性磨床研发制造转型。
本次岳麓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产业集群的“晋级”,则在于“跨界融合”与“平台赋能”的独特模式。
岳麓区与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三区合一”,这既是先进制造聚集的现代产业重地,也是创新活力涌动的科技创新高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同时,长沙抓住检验检测行业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机遇,打造中部地区首个、湖南省唯一的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推动检验检测仪器制造与检测服务深度融合。

多维突围,打响全国市场攻坚战
技术攻坚是特色集群突围的“核心武器”。长沙针对特色集群的“卡脖子”技术,建立“揭榜挂帅”“赛马”等科研攻关机制,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源,形成创新合力。
岳麓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产业集群围绕高端检测仪器研制短板,建立动态“卡脖子”仪器设备科研攻关专项清单,由圣湘生物、爱威科技等龙头企业牵头,联合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组建创新联合体,在质谱检测、生物芯片、人工智能检测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其中,德米特公司原创的质谱基质效应控制理论与二维色谱理论,带来检验检测行业的颠覆性变革,填补了国际行业空白;爱威科技作为全球医学自动显微镜检验方法学的创立者,研发的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填补了国际国内医学显微镜形态学检验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空白,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中大科技融合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发出“AI+智能检测”“北斗+智能监测”等系统解决方案,检测效率提升30%以上,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
品牌建设是特色集群突围的重要抓手,长沙通过标准制定、资质认证、展会推广等方式,提升特色集群的行业话语权与市场认可度。
长沙县数控磨床产业集群推动企业参与《数控磨床精度检验》《高速数控磨床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主导制定团体标准5项,其中3家企业的产品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认定,在国内数控磨床市场树立了“长沙精度”品牌形象。
在开拓市场方面,长沙一方面推动特色集群企业深耕国内市场,另一方面鼓励开拓国际市场,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
浏阳市高端化学原料药产业集群针对国内医药企业“降本增效”需求,推出“定制化原料药+辅料”一体化解决方案,与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石药集团等国内知名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5%;同时依托“湘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开拓东南亚、欧洲市场。
生态升级,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在全国市场突围后,长沙进一步“放大特色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服务体系,推动特色产业集群从“单点优势”向“生态优势”升级,实现产业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延伸产业链是壮大特色集群的“基础工程”。长沙围绕特色集群的核心产品,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核心产品+配套产业”的完整生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
如岳麓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产业集群以检验检测仪器制造为核心,向上游延伸至高精度传感器、光学组件、核心芯片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引进配套企业120余家;向下游拓展至检测服务、认证咨询、人才培训等领域,集聚检测服务机构80余家,形成了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链条布局。
为拓展特色集群的应用场景、提升集群整体价值,长沙通过“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参与试点”的方式,为特色集群产品开辟新的应用空间,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实现特色技术在多元领域落地融合。
在完善集群特色发展服务方面,长沙积极构建“政府+促进组织+专业机构”体系,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过多场政策解读、产业对接等活动,帮助集群企业畅通上下游交流渠道。
多措并举下,长沙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逐渐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从浏阳高端化学原料药的“产业根基突围”,到长沙县数控磨床的“专精特新破局”,再到岳麓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跨界融合晋级”……特色发展、特色突破,以特制胜是长沙的鲜明特征。
优势在特色、出路在特色、潜力在特色。立足资源禀赋、聚焦细分赛道、强化创新驱动、构建产业生态,长沙产业集群特色之路,越走越宽阔。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