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医院线上互认,为患者节省142万元!宁乡以廉政建设“软实力”催化为民服务“硬成效”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禹)医者仁心,廉洁为本。10月29日下午,宁乡市人民医院大礼堂座无虚席,一场以“廉行宁乡·托生命之重”为主题的卫健系统专场活动,让观众在艺术的海洋里,感受廉洁行医的力量,体会医者担当的温度。
在宁乡市第十六届“廉政文化周”的热潮中,随着系列专场的陆续开展,廉政文化的“清风”化作为民服务的“甘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记者采访获悉,自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工作开展以来,宁乡市纪委监委以廉政建设为抓手,将无形的“软实力”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为民服务“硬成效”,在医疗、教育、民生保障等领域书写了一份份温暖人心的答卷。

在医疗健康领域,“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成为廉政为民的生动注脚。宁乡市辖内四家市直公立医院率先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截至目前已完成互认6.3万人次,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142.39万元。同时,宁乡市人民医院率先开通全国所有地区的异地就医结算,5G智慧加持下的区域一体化急诊急救体系成为全省标杆,“柔性”引进专家方便宁乡人民在家门口畅享省城专家服务,让老百姓“就近就好医”。宁乡市中医医院创新推出的“一次挂号管三天”服务,让复诊患者告别重复排队挂号的烦恼;“信用+医疗”付费方式,则为群众就医打开了便捷之门。在卫健系统廉政教育活动现场,情景剧《李奶奶就医记》以幽默生动的演绎,将这些便民举措搬上舞台,台下观众的阵阵笑声与掌声,正是群众对“看病更省心、花钱更放心”的由衷点赞。
校园食堂的“明厨亮灶”,守护着孩子们的“舌尖安全”。宁乡市推动34所中小学校食堂完成提质改造,为全市学校配齐餐饮具消毒设施,“清洁厨房”行动全覆盖,“明厨亮灶”监控系统让后厨操作一目了然。家长们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孩子在校的用餐环境,这份“透明”的安全感,源自廉政建设对校园食品安全的严格监督,更承载着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深切关怀。
城镇安全与民生保障的“双提升”,让百姓生活更安心。宁乡城管部门深入排查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整改管网及用户端问题1821个,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14.25公里,为居民筑牢“燃气安全防线”;15313个新增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破解了“充电难、充电险”的民生痛点。
农村饮水安全是民生大事,更是廉政建设的“民心工程”。宁乡将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列为民生实事,推动沙田、菁华铺等乡镇5000余名群众喝上了放心水;新建的黄材水厂已实现向下游乡镇试通水,待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试完成并网后,将惠及周边30万余人。
与此同时,民政部门重新调整26项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累计为群众节省治丧费用1122.85万元,让“身后事”少了负担,多了温度;开展电子计价秤市场专项整治,责令更换不合格秤具220台;“企业宁静日”制度构建“三化三式”执法监管体系,从“多头检查”到“无事不扰”,全市涉企行政检查次数同比下降52.1%……宁乡市的廉政建设正为市场秩序与民生福祉保驾护航。

“此次卫健系统廉政教育活动,既是本届廉政文化周的重要一环,也是靶向推进医疗领域集中整治、推进卫健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守护群众健康福祉的具体行动。”宁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杨华表示,宁乡卫健系统要强化政治引领,扭住主体责任“牛鼻子”,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贯到底,聚力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廉行宁乡,护万家灯火。”在宁乡,廉政建设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医疗机构的每一项服务、校园食堂的每一份饭菜、农村水管的每一滴清水。从廉政文化周的文艺汇演到民生领域的实际成效,从制度建设的“软实力”到百姓获得感的“硬提升”,宁乡正以清廉之风滋养民生土壤,让廉政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