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交警创新“六员一体”义警模式,警情处置群众满意率1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洋子)清晨的三湘南湖市场,车流如织。留园路中央,一辆小货车与私家车发生刮擦,双方僵持不下。身着醒目反光背心的义警吴杰穿过车流,熟练地将事故车辆引导至路边。“来,我帮您通过‘交管12123’走线上定责流程,几分钟就能解决,别堵着后面的车。”他一边安抚车主情绪,一边快速操作手机。不到十分钟,道路恢复畅通,车流重新涌动起来。
这看似平常的一幕,正是芙蓉交警大队八中队创新推行“六员一体”义警模式的生动实践。
面对辖区内三湘南湖市场、五金市场、花鸟市场等大型市场密集、人车流量巨大、交通环境复杂的治理难题,八中队中队长戴鹏飞带领团队打破思维定式。“警力有限,但民力无限!”在长沙交警“快发现、快到位、快处置”的“三快”机制指导下,他们创造性地提出“六员一体”义警工作法。
在辖区单位鼎力支持下,中队精心选拔培训了9名像吴杰这样“人熟、地熟、交通情况熟”的本地义警,将辖区内五个关键交通节点打造成义警执勤点。
这些扎根基层的“自己人”被赋予复合职能:当交通事故发生时,他们是最先抵达现场开展救助疏导的“保安员”;面对轻微事故,他们化身引导当事人线上定责的“调解员”;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是热心指路、帮扶老弱的“服务员”;在早晚高峰,他们成为与交警并肩作战的“战斗员”;同时,他们还是实时收集交通堵点、违停等信息的“信息员”以及走街入户宣传交通安全的“宣传员”。“一个人就是一支小分队”,这支活跃在街头巷尾的橙色力量,有效激活了城市交通治理的“神经末梢”。
每周定期召开的义警及市场负责人座谈会,每月组织的业务集中培训,让这支队伍不断精进技能。“发现事故立即处置,看到电动车未戴头盔、车辆违停,马上提醒劝导。”吴杰熟练地穿梭在市场巷道间,他的工作日志里记录着每天数十次的劝导与处置。在五金市场经营多年的张老板深有感触:“以前市场门口三天两头堵车,现在义警随时出现疏导,我们送货都顺畅多了。”而让吴杰最自豪的,是看到曾经拥堵频发的市场要道,如今车辆通行井然有序。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明苑街的大同二小门前。这个曾经让家长头疼的“堵点”,在戴鹏飞协调街道社区优化交通设施,并增派义警配合交警疏导后,上下学高峰时段的“肠梗阻”现象已基本消失。六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欣慰地说:“现在接送孩子,再也不用提前半小时来抢车位了。”
“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不仅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更成为密切警民关系的桥梁纽带。”戴鹏飞说,这些被群众亲切称为“移动电子眼”“安全大喇叭”“街巷守护神”的义警们,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每一条道路。
成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数据上:事故到位响应时间由7分钟锐减至4分钟;2025年上半年辖区交通事故总量1010起,同比下降3.6%;高德拥堵指数同比下降2.57%。更令人瞩目的是,警情处置群众满意率达到百分之百——真正实现了事故处理效率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事故总量与拥堵指数的“双下降”。
这些由无数个“吴杰”汇聚而成的“小力量”,正悄然织就城市交通的“大平安”。警民协奏的和谐乐章中,“六员一体”的创新实践不仅打通了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更勾勒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图景——每一份源自民间的守护微光,终将汇聚成照亮城市平安之路的璀璨星河。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