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度”的理论内涵 | 观点撷音
“度”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人们在实践中具体可感的客观标准。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更好地把握事物“度”的界限。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也是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去发现真理、掌握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度”代表着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保持着事物的自身规定性。在实践中,人们只有客观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才能发现并拥有真理;而我们的认识一旦跨越事物“度”的范围和界限,原有真理所依赖的条件和基础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性质发生根本转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任何真理都只是在一定范围与条件下才能成立,超出这个范围与条件,就会变成谬误。列宁所说的“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度”在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至关重要。而只有运用“度”的标准主动认识客观规律,掌握真理与错误转化的关键节点,才能防止真理变成错误。为此,我们既要具备清醒头脑与辩证思维,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明辨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中事物“度”的界限;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守住真理的生命线。正如列宁指出的:“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张子玉(摘编自《光明日报》)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