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旅发大会:岳阳楼“上新了” | 山水洲城记

相链区块链

5月24日至26日,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以下简称“旅发大会”)在岳阳举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第一时间去体验呢?

橘洲君注意到,除了大量长沙游客前往岳阳打卡观光外,旅发大会现场的长沙元素还有不少。从岳阳楼景区的《今上岳阳楼》到洞庭湖博物馆的《洞庭幻境》,旅发大会两大沉浸式文旅演艺的幕后都有来自马栏山的“如是创艺·李彦导演工作室”团队的身影。

当古老的岳阳楼遇上新兴的媒体艺术,当博物馆与演艺跨界融合,如何答好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两个融合”命题?今天,请跟随橘洲君的脚步,到岳阳一探究竟。

在忙碌了半年后,文艺导演、湖南如是数字艺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彦终于暂时松了一口气。沉浸式走读诗境剧场《今上岳阳楼》与沉浸式5D生态剧场《洞庭幻境》如期亮相,二者都是旅发大会重点观摩项目。

《今上岳阳楼》是由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指导,湖南旅游集团、岳阳市城投集团、湖南省演艺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出品的岳阳楼夜游演艺项目。李彦受邀担任《今上岳阳楼》总导演。

摆在李彦面前的,首先是一项十分现实的技术挑战——岳阳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任何文艺创作都只能服从已有的建筑空间。为此,李彦按照不破坏、不重建的“借景还境”设计理念,将岳阳楼景区,特别是岳阳楼外围的园林巧妙地划分为“4大戏剧场域”与“3个数字化艺术情境”。

不大兴土建,以影叙史,以光作诗。均为受访者供图

当橘洲君白天踏入景区,目之所及,一如往常,仿佛一切都没什么变化。但其实在大家关注不到的树林深处、廊道上方,“埋伏”着159台投影仪。通过暗藏式成像介质、隐藏式灯光设计、潜藏式舞台与数字机械装置等科技手段,只等夜幕降临,景区就会被不断变化的光影覆盖,将大家带往大宋,与范仲淹、滕子京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内容创作又是一头“拦路虎”。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历代屡加重修,与之相关的名人佳作、民间传说数不胜数。《今上岳阳楼》是否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一一呈现?李彦的答案是抓大放小,这条“大鱼”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有关的故事何其多也,《今上岳阳楼》选择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岳阳楼记》。

说到《岳阳楼记》,相信大家的语文老师当年上课时都反复强调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文眼。这就是忧乐精神,后来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因为大家对忧乐精神太熟悉了,直奔主题的话很难做出新意。李彦反复诵读《岳阳楼记》,发现了大家容易忽略的一句,那就是紧跟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后、收束全篇的“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成了她的灵感来源和《今上岳阳楼》的文眼。

“《今上岳阳楼》不是复习课,把老师当年教过的东西再直白地复述一遍。我们的想法是带领大家穿越回千年前,解答范仲淹的疑问‘吾谁与归’。”李彦透露,这也是作品名字的由来,“今上岳阳楼,重点是‘今上’,以我们当代人的视角。”

用疑问句“吾谁与归”取代陈述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创作转换思路的结果,是忧乐精神在《今上岳阳楼》中以一种十分含蓄的方式呈现出来。通篇没有明说,但通篇都在表现,只是需要观众自己思考领悟,而不再是由创作者直接灌输。

《洞庭幻境》由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指导,湖南旅游集团、岳阳市城投集团、明和集团、如是创艺联合出品。

回顾李彦执导的《德夯幻境》《桃花江竹海幻境》《江天暮雪》等诸多作品,主要聚焦湖南悠久的历史文化。相较之下,《洞庭幻境》显得十分新颖,是讲述生态文明的。故事背景是湖南全面启动的洞庭湖区渔民上岸定居,剧情设定在2011年。

《洞庭幻境》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讲述渔民定居上岸的故事。

为何要避开擅长题材,进军全新领域?结合背景分析,并不奇怪。《洞庭幻境》依托于洞庭湖博物馆。博物馆地处君山区的湖区腹地,是展现洞庭湖生态文明的大窗口。因此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李彦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光前期采风就花了小半年。这是她第一次长时间、近距离、深层次感受湖区的脉搏,看到了候鸟翩翩、江豚跃水、麋鹿奔腾、菡萏花开、芦苇摇曳等美不胜收的场景,对于洞庭湖生态文明有了直观的感受与深刻的理解。这些都化为演出的一部分。

芦苇摇曳等采风所见的美景,都在演出中再现。

在采风中,李彦感受最深的还是渔民上岸的意义。“渔民迈出的上岸一小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步。”

洞庭博物馆空间尺度巨大,《洞庭幻境》也得以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室内渔村戏剧群落、最大的以生态为主题的室内升降式数控矩阵。这么大的空间、这么大的装置,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李彦导演团队拿出了绝活智能控制,一键式智能数字设备终端集成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十多个剧场的同步运行控制。

科技的运用还不止于此。在麋鹿剧场,李彦导演团队将叠影投息与AR眼镜空间定位技术融合,创造一个既包含虚拟场景又融入实际环境的MR(混合现实)沉浸式空间。

从经典景区的《今上岳阳楼》到新建场馆的《洞庭幻境》,橘洲君注意到,文旅演艺日益走红,有成为旅游景区标配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沉浸式、互动式的文旅演艺正是湖南大力发展的演艺新空间的重要类型,也是长沙的重点发力方向——打造“新演艺之都”。

在李彦看来,新演艺空间有几大鲜明特征。

一是从娱乐性转向艺术性。演艺固然要有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但今天的观众,特别是广大年轻人,他们的文化水平、审美意识都有了很大提升。“内容创作者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知识体系、美学鉴赏。如果是一群没文化的演给有文化的看,那是不行的。”

二是分众传播带来的受众细分。在实践中,李彦发现,如今线上导流已经成为演艺新空间的主要售票渠道,而互联网带有鲜明的分众传播特点。“演艺新空间不需要迎合所有人,重要的是找到你的目标受众,我们瞄准的就是知识审美人群。”

三是将演艺新空间建设与城市有机更新、闲置场馆利用等有机结合起来。“别一说到演艺新空间就想着要新建一个剧场。其实既有空间的活化才是大文章,更能做成品牌、做出特色。”

四是不要贪大求全,重视惊鸿一瞥。这也是橘洲君感受最深的一点。

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催动下,出现了各地哄抢历史文化名人的现象,谓之“伏羲东奔西走,皇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都有,炎舜遍地开花,赵云两个户口,李白回不了家”。

演艺新空间,特别是文旅演艺少不了和历史文化名人有关。偏偏在漫长的古代史中,很多文人墨客只是寓湘,真正湖南籍的不多。像《今上岳阳楼》刻画的范仲淹籍贯苏州,滕子京籍贯洛阳,两人真正与岳阳发生关联的时间并不长。如此,岳阳怎样讲好两人的故事呢?

在李彦看来,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今上岳阳楼》并不是要完整呈现范仲淹、滕子京的一生。我们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重点突出与岳阳有关的求记。”

《今上岳阳楼》重点刻画了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的心境,抛出了“吾谁与归”的千年之问。

不贪大求全的另一面,是李彦在创作时强调“此时此刻的惊鸿一瞥”,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对历史文化名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高级处理手法。范仲淹的一生故事何其多也,《今上岳阳楼》抓住他写《岳阳楼记》时的心境“吾谁与归”。此时此刻的范仲淹是独一无二的,这惊鸿一瞥是观众解读湖湘文化的钥匙。

基于这样的理念,同样的历史文化名人就能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景区、不同的演艺新空间中“穿越”,而不令观众感到厌烦。“比如同样是辛弃疾,他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怀念家乡济南,和在长沙写下‘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两者的心境是不同的,带给观众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如此一来,橘洲君也不用担心湖湘历史文化名人不够用而使相关创作陷入灵感枯竭的地步。从今年起,湖南旅发大会采取“一年两届”模式,相信随着大会举办,将有越来越多的演艺新空间出现在湖湘大地上。或许在未来,广大游客能跟着李彦的创作地图打卡湖湘景区,将一个个“此时此刻的惊鸿一瞥”串联起来,透过演艺新空间读懂湖湘文化。

记者/尹玮

编辑/刘丹 校读/肖应林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


【作者:尹玮】 【编辑:彭培成】
关键词:旅发大会;岳阳楼;今上岳阳楼;洞庭幻境;李彦 旅发大会;岳阳楼;今上岳阳楼;洞庭幻境;李彦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