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卡前必看!避开预付式消费四大“坑”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优惠。然而,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领域问题频发,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损失。为有效防范消费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湖南省消保委)今天发布今年第9号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前,要注意避开四个大“坑”。

办卡前做足背调,以避卷款跑路的“坑”

株洲市多名消费者投诉反映,在某大型商场内一家游泳馆办理了游泳卡,但游泳卡因经营不善,不能提供后续服务和退还预付款余额。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协调下,游泳馆延长租赁期并继续提供服务,同时张贴公告告知消费者经营状况。执法人员一一回复投诉人,建议其尽量赶在闭店前消费完,无法消费完结的,可通过法律诉讼程序进行维权。

在预付卡消费纠纷中,类似的突然停业或者卷款跑路的情况比较多见。一些健身馆、美容院在收取大量预付款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原因,突然停业、歇业,导致剩余的预付资金无法退回,权益受损。

针对这种情况,湖南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之前,要充分了解商家的信誉和经营状况。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查看消费者评价、咨询身边有过消费经历的人等方式,了解商家的口碑。优先选择经营时间长、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商家。同时,要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确保其合法经营。

逐条审定合同以避霸王合同的“坑”

去年6月,毛女士在一家健身公司购买12000元的一对一的健身康复课。在练了一段时间后,她认为被换了一名不专业的教练,提出协商退款,但健身公司拒绝了。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接诉后,现场调取了商家与消费者的私人教练服务合同,发现合同中有“非因本公司或者本公司员工故意或过错致本协议未能执行,本公司将概不负责”等霸王条款。最终经调解,商家退回消费者预付款7372.5元。

在预付款消费中,商家往往会在合同中设置一些不合理的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常见的如规定预付卡一经办理不予退款、过期作废、只能在指定时间或地点消费等霸王条款,让消费者陷入被动。

湖南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支招提醒,在签订预付式消费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费用、使用规则、有效期、退款条件等重要内容。对于不合理的条款要及时提出异议,与商家协商修改。如果商家拒绝修改,要谨慎办理预付卡。同时,要保留好合同、发票等相关凭证,以便在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量力而行以避虚假宣传的“坑”

去年10月,刘女士向邵阳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在某美容店洗头发时购买了业务员介绍的护发产品及服务项目,花费了3600元。但在后续使用时,刘女士觉得夸大了产品及服务效果,要求退款遭到拒绝。后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调解下,美容店退还了预付款3600元。

为了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卡,一些商家会夸大其词,进行虚假宣传。比如承诺的服务项目与实际提供的服务相差甚远,或者宣传的优惠力度在实际消费中无法兑现。部分培训机构宣传有知名教师授课,但实际授课的却是毫无教学经验的人员。

湖南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预付服务项目时要量力而行,切勿贪大,不要被商家的宣传和优惠所迷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消费能力来决定是否办理预付卡。如果是首次尝试某类服务,建议先进行单次消费,体验满意后再考虑办理预付卡。

多留意以避服务缩水的坑

记者了解到,市场监管部门受理的预付卡消费投诉中,服务缩水是投诉的重灾区之一。如美容美发店原本提供的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在消费者办卡后逐渐换成质量较差的产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大幅下降。

湖南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办理预付卡后,要定期关注商家的经营状况。如果发现商家有异常情况,如频繁更换员工、服务质量明显下降、店铺装修改造等,要及时与商家沟通,了解情况。一旦发现商家存在跑路风险,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尽量减少损失。

此外,在预付式消费过程中遇到问题,消费者要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如合同、发票、消费记录、聊天记录、视频音频等,以便更好地主张自己的权益。

【作者:周辉霞】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消保委 消保委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