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志愿精神宣讲团成立,把星城温暖故事说给你听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45岁的橘子洲观光小火车司机王宙,寒冬腊月下水救起落水女子,事后却只摆摆手说‘人活着就好’;70后妈妈徐友群成立‘梧桐树’志愿服务组织,十年间帮扶240个残障家庭,开展活动220余次……”12日,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多功能会议厅内,周南梅溪湖中学教师傅江黎的讲述刚落,台下便响起阵阵掌声。这场以“志愿精神·长沙表达”为主题的宣讲,宣告长沙市志愿精神宣讲团正式成立,并开启第一次宣讲活动。

9月12日,长沙市志愿精神宣讲团成立仪式暨第一次宣讲活动举行。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陈焕明、通讯员吴彬摄

活动由长沙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长沙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承办,35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宣讲团成员接过聘书,宣讲团团长欧阳华初从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喻中文手中接过鲜红团旗,标志着这支特殊的“传声筒”正式启程。

“长沙拥有165万名注册志愿者、65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他们用行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星城落地生根。”喻中文在致辞中指出,成立宣讲团的初心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志愿服务事业没有门槛,奉献爱心的行动不分大小”,让这些温暖故事走出社区街巷;希望大家饱含深情讲、贴近群众讲、创新方式讲,让00后听到故事时眼睛发亮,让外地游客感受到长沙的温暖不止于美食。

长沙市志愿精神宣讲团第一次宣讲活动现场,10位成员登台宣讲。

宣讲台上,10位志愿者的故事如星火汇聚,照亮志愿精神的不同侧面。72岁的欧阳华初作为团长首个开讲,这位有着60年学雷锋经历、做过1150多场报告的“老宣讲员”,用“雷锋精神是穿越时空的永恒之光”点题,从湖湘文化孕育雷锋精神讲到当代践行,“它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就在身边的‘平凡善举’,是穿越时空依然鲜活的‘精神灯塔’。

湖南安邦制药的齐文英则用自身经历诠释“春天的事业”。这位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的助残志愿者,不仅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而且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企业管理着100多人的残疾员工团队,在社区开班公益课堂。“我女儿说‘妈妈不是残疾人,你还去做志愿者帮助别人’,儿子从以前的沉默到在演讲中说‘我的妈妈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她的讲述让不少听众红了眼眶。

湖南安邦制药的齐文英则用自身经历诠释“春天的事业”。

“26年公益路,卖房救灾不是冲动,是本能。”中国好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长沙群英会”创始人傅强的讲述带着泥土气息。从汶川地震灾区三年坚守,到为湘西孩子送去5万个温暖包,再到河南、湖南洪灾中调拨千万物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志愿服务既能“送温暖”,更能“解难题”。

今年52岁的唐林则将听众的目光引向雪域高原。这位辞去重点中学教职的志愿者,14年来带领“嘤鸣慈善”资助、陪伴301名贫困学生,为藏族孩子送去20万件御寒物资,在崎岖山路上累计行走30万公里。“当藏族孩子们说‘谢谢长沙人民’时,我感觉所有辛苦都值了。”唐林说。

来自天心区暮云新村的汤俊杰,一家六口均有不同残障,却用爱与坚韧酿出“汤家小院”的幸福。

据了解,长沙市志愿精神宣讲团首批35名成员,涵盖教师、救援队员、企业职员等多个群体。下一步,他们将推动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开展“菜单式”宣讲,同时通过“云宣讲”“短视频剧场”等传播形式,使志愿精神覆盖更广泛的人群。正如欧阳华初在宣讲结尾所言:“雷锋精神是穿越时空的光,而我们,就是传光者。”

【作者:陈焕明】 【编辑:肖彪】
关键词:社会工作 志愿精神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