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村 BA”燃爆桥驿 全民狂欢书写乡村体育新篇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佘倩文)5日晚,位于望城区桥驿镇的望城二中球场的灯光刺破夜空,当杨桥村代表队将冠军奖杯高高举起,全场近千名观众的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体育馆顶。历经八天鏖战,桥驿镇第十届男子篮球百村赛圆满收官,这场延续十年的乡村体育盛宴,用最纯粹的热爱点燃了夏夜,更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体育支点。
全民参与:一场没有旁观者的体育狂欢
“赢啦!我爸爸是冠军!”4岁的年年踮着脚尖在看台上开心地蹦跳着,她的父亲周天野——杨桥村代表队的球员,刚刚结束了自己第十届桥驿篮球赛的征程。从2016年首届赛事至今,这位95后球员见证的不仅是赛事从简陋场地到专业赛场的蜕变。“现在村里打牌的少了,赛场上打球的多了,邻里吵架声少了,球场边加油声多了。” 周天野擦着汗水笑道,赛场边村民自发组成的啦啦队里,既有白发老者,也有稚气孩童,各行各业的村民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快乐。
114名参赛球员勾勒出最生动的乡村群像:18岁的在校大学生与43岁的企业职员同场竞技,货车司机与村干部并肩作战,教师与自由职业者攻防对抗。主办方赛前为所有球员统一购买保险,聘请专业裁判团队与篮球解说员,并协调公安维护交通秩序、镇医院派驻医疗团队,专业保障让这场“草根赛事”有了专业模样。
热度爆棚:线上线下共赴十年之约
“虽然我们村的黑麋峰队早早出局,但决赛必须看!”远在深圳的90后财务会计慧慧当晚六点半,准时点开手机看直播,屏幕里熟悉的乡音解说让她仿佛置身现场。本次赛事的直播数据创下新高:累计观看人数近2万,最高峰时有千余人在线呐喊;赛前宣传视频突破2.1万次浏览,获得465 次点赞和408次转发,成为桥驿人朋友圈的 “顶流”。
60后医务工作者灿琳阿姨的追赛故事更具代表性。年轻时曾是篮球队“神射手”的她,工作日在长沙市区通过公众号和直播追踪战报,周末更是特意赶回桥驿现场观战。8月2日杨桥与白石村的对决现场,此起彼伏的助威声让她感慨:“直播里感受不到这股子热闹劲!”昨晚,她所在的桥头驿社区代表队最终斩获季军,这场胜利让她所在的社区队微信群瞬间沸腾。
赛场争锋:草根球员演绎热血传奇
决赛夜的两场对决堪称年度经典。季军战中,社区队在两节落后的情况下,第三节突然启动高压逼抢,核心球员底线穿插掩护队友完成关键中投,最终以 47:32逆转白石队。冠军争夺战更上演碾压好戏,杨桥队从跳球开始就掌控战局,双塔组合构筑禁飞区,精准挡拆配合让民福队难以招架,56:35的比分定格时,场边观众终于爆发了热烈的欢呼声。
回望八天赛程,精彩从不缺席:民福队在半决赛最后6分钟从落后追至35平,最终绝杀白石队;社区队曾以57:26的悬殊比分展现统治力;杨桥队更是以全胜战绩强势夺冠。这些来自田间地头、车间课堂的球员,用汗水诠释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
体育赋能:小小篮球转动乡村振兴大齿轮
“让群众当主角,才是‘村 BA’的真谛。”桥驿镇党委书记谢立雄在闭幕式上的话引发共鸣。从村民自发组队到党员干部带头服务,从简陋场地到标准化赛场,从邻里自娱自乐到全镇体育品牌,十年赛事沉淀出“大家办、大家乐”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如今的桥驿镇,篮球已不只是一项运动:它让货车司机与教师成为队友,让返乡青年找到归属感,让党群关系在加油声中愈发紧密。正如谢立雄所言,这场赛事让“驿”呼百应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有了闪亮开端。当颁奖音乐响起,获奖队伍捧起奖牌时,没人怀疑——这个扎根乡土的体育IP,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终场哨响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明年此时,桥驿球场的灯光将再次为热爱点亮,续写属于乡村体育的欢乐传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