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遗传学科学之旅”2025湖南站启动 青少年在自然中解码生命奥秘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佳怡 通讯员 张思宇)金秋科普季,探索正当时。为响应全国科普月号召,9月14日,由中国遗传学会、湖南省遗传学会联合主办,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协办的“中国遗传学科学之旅:遗传学与我们”系列科普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以“自然解码,科学同行”和“走出来的博物学”为核心品牌,通过“专家引领+沉浸式实践”模式,带领青少年走出课堂,在博物馆、山野间、实验室探索生命奥秘,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科普教育新场景。

本次系列活动精心设计“讲一次课、爬一座山、进一个馆、点一盏灯、回一次营、画一幅画、拍一部‘戏’”七大主题,覆盖知识传授到实践操作的全链条科普教育。

“爬一座山、进一个馆”两大主题活动率先开展,为系列活动拉开序幕。在湖南师范大学动植物博物馆,科普专家范雄伟教授带领新民小学星火萌芽科普社与师大附小2404班学生,开展“自然博物馆探秘”活动。

范雄伟教授带领学生们开展“自然博物馆探秘”活动。长沙晚报通讯员 张思宇 供图

活动中,专家团队以“边走边讲、边看边学”的方式,将物种演化、生态保护等知识融入标本背后的故事。从解读中华鲟标本的“生存密码”,分析其吻部结构如何成为适应长江生态的“进化答案”,到讲解湖南本土植物腊叶标本的形态特征,范雄伟教授还结合中华鲟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现状,提醒同学们守护物种与环境共生关系的重要性,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

星火萌芽科普社在岳麓山启动“拈叶自然科普活动”,近50组亲子家庭参与其中。在志愿者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观察叶片纹理、制作自然笔记,探索植物与地理环境的关联;通过对比不同植物叶片形态,学习“波罗蜜食用部分实为花序轴”等趣味知识。不少家长说:“孩子在触摸自然的过程中学会了科学观察,更树立起‘绿色卫士’的责任意识。”

湖南省遗传学会负责人介绍,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0月底,后续还将推出“昆虫标本制作营”“自然笔记大赛”“科普VLOG创作”等特色项目。为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活动设置集齐活动印章兑换认证证书、优秀成果展等环节。

“中国遗传学科学之旅”2025湖南站以“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创新模式,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活动依托“政府引导、高校支撑、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新格局,助力青少年在实践中解锁遗传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作者:王佳怡】 【编辑:谭伟】
关键词:中国遗传学科学之旅:遗传学与我们 中国遗传学科学之旅:遗传学与我们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