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十八般武艺”如何治病除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王艳姿)医生们每日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他们治病救人的器具是什么呢?有什么特点和功用?今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带领大家去了解银针、梅花针、小针刀、艾条灸、推拿、火罐、刮痧板、小夹板、穴位注射等中医“十八般武艺”是怎么治病除疾的。

  银针:是针灸针的统称,现在一般用一次性不锈钢毫针刺入人体穴位,并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治疗疾病的一种器具,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畅旺气血,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解除病痛的目的。这是中医药疗法中最早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方法。在各级中医院,银针都是科室必备“神器”。

  梅花针:即皮肤针,是以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穴位)的一种器具。它是我国古代“半刺”“浮刺”“毛刺”“扬刺”等针法的发展。皮肤针法通过叩刺皮部,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上,适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颈肩腰腿痛、痛经、腹痛、哮喘、遗尿、遗精等病症,对斑秃疗效尤为突出。

  火针:古称“燔针”,是一种特制的金属针具。火针疗法是将针具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或腧穴,并快速退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疗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软坚散结等作用。临床上,火针多用于持续性疼痛,寒性、慢性疾病,具有选穴少、奏效快、治疗次数少的优势。

  三棱针:来源于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针柄较粗呈圆柱形,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三棱针法也称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泄热、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实证、热证、淤血、疼痛等。

  小针刀:外形似针,但其尖端有一狭窄的刀刃,可发挥针刺及刀切割的双重功能,是在现代西医外科手术与中医传统针刺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中医医疗器具。小针刀疗法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失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针刀疗法的适用范围较广泛,主要用于各种慢性软组织损失疾病,部分骨质增生性疾病与骨关节病、神经卡压综合征等。

  艾炷灸:艾炷是以艾绒、艾叶等为材料制成的圆锥形或圆柱形的小体。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燃烧产生的热力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统称为艾灸疗法或灸法。艾炷灸既能发挥艾灸温经散寒、温阳固脱、消肿散结等功效,又具有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一般适用于虚寒性病症。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用特制的艾条在穴位皮肤上熏烤或温熨的施灸方法。如果在艾绒中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药艾条施灸,称为药条灸。艾条灸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多用于虚寒性病症。

  灯火灸:是用灯芯草蘸油点燃后快速按在穴位上进行灸烫的方法,又称灯草灸。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小儿病毒性腮腺炎、癫痫、浮蛾、吐泻、麻疹等病症。

  推拿:古称按摩,是通过运用手法和功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推拿手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补血、舒筋通脉的作用。其中,小儿推拿因其简单、方便、有效的特点,在小儿保健防病治病上应用广泛。

  火罐: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颈肩腰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等局部病症,也可用于感冒、咳嗽、头痛、面瘫、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刮痧板:以天然水牛角、玉石、金属、陶瓷等为原材料,通过手法刺激人体的相关经络、穴位从而达到治病养生的效果。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风寒痹症都有疗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膏药:中药外用的一种,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贴在患处,药物渗入皮肤、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广泛用于慢性腰痛、跌打损伤、肿痛等病症。

  小夹板:是中医骨科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技术之一,四肢骨折时用作固定骨折部位的薄板,用柳木、杉木或胶合板等按肢体的长短制成,能对骨折或软组织损伤等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并具有一定的维持对位及缓慢复位的作用。

  药浴:用药液或含有药液的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辩证,谨慎选药。

  穴位注射: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依据穴位作用和药物性能,在穴位内注入药物以防病治病的方法,又称“水针”,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小、作用迅速等优点。  

  耳穴压豆:在耳穴上贴上王不留行子或者绿豆,然后对准耳穴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样的疗法,患者痛苦小、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儿童和老人。

  穴位埋线:是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激发经气、调节气血以防病治病的方法。临床上,穴位埋线法根据病症特点,辩证论治,取穴配方,发挥针刺、经穴和线的综合作用,具有刺激性强、疗效持久的特点,临床上应用广泛。近年来,穴位埋线治疗单性肥胖症效果显著。

  中药香囊: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香囊里的中草药浓郁的香味散发,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而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专家提醒,市民如需体验中医“十八般武艺”,请在专业技术人员辩证施治下实施。如想详细了解中医“十八般武艺”,请点击链接:https://9.u.h5mc.com/c/epx3/sdca/index.html?t=934765761&custom=&crid=&s=2

【作者:杨云龙】 【编辑:郑湘平】
关键词:中医 十八般武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