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2万例 第2万例捐献者是湖南00后学子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谭孝)记者今日从湖南省红十字会获悉,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2万例,第2万例捐献者是来自湖南理工学院的00后学子王俊涛。

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2万例,第2万例捐献者是来自湖南理工学院的00后学子王俊涛。 长沙晚报通讯员 谭孝 供图

  2025年5月5日,湖南省岳阳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缓缓停止运转,湖南理工学院大四学生王俊涛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位22岁的青年用近300毫升“生命种子”,为千里之外的血液病患者点亮重生曙光。这也标志着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20000例。

  时针拨回到2021年夏,刚成为湖南理工学院机电系素质拓展实践部学生干部的王俊涛,在校园的献血车上填写相关信息,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当时,岳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我,造血干细胞捐献不是抽骨髓,而是像献血一样安全。”这个认知打破了他对捐献的畏惧,更在心底埋下“挽救他人生命”的期许。

  2025年春节前夕,一通来自中华骨髓库的电话让这份期许照进现实。面对数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王俊涛当即作出决定:“如果几天时间能换别人一生希望,这就是最值得的‘投资’。”

  经过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高分辨分型确认、体检、注射动员剂等准备,5月5日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王俊涛躺在岳阳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床上,看着血细胞分离机指示灯规律闪烁,他的内心格外平静而坚定。他知道,每一滴采集出来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都承载着生的希望,正向着远方那个亟待救助的生命奔去。

  当医护人员宣布采集造血干细胞成功的那一刻,他感觉就像论文答辩结束后听到导师宣布“恭喜你,通过了”一样激动。

  “如果说大学生活是一场丰富的课程,那么捐献造血干细胞无疑是我大学四年最特别、最有意义的‘选修课’。当我看到许许多多工作人员,为救助他人默默付出、不懈努力。而我,有幸成为这个爱心链条中的一环,这让我无比自豪。”王俊涛这样形容这段特殊的经历。

  据悉,中华骨髓库自2001年建立以来,库容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截至目前,中华骨髓库累计入库志愿捐献者已超过362万人份,成为世界第四大骨髓库、亚洲第一大骨髓库及全球最大华人骨髓库,累计捐献造血干细胞超过2万例,其中向国(境)外捐献超过400例,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杨云龙】 【编辑:肖彪】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 湖南省红十字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