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20岁的他经历人生第一次“脑梗”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袁静)年轻人正面临脑梗危机?这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吗?你没看错,脑梗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致命疾病已经瞄准年轻人。今日,躺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二病区病床上的20岁小伙小杨,后悔不已地告诉记者:“我以为的潇洒生活,其实是在伤害自己的大脑,年轻人也需关注心血管健康。”
熬夜、吃炸鸡、打游戏,20岁小伙脑梗了
20岁的小杨躺在病床上,右半边身子完全不听使唤,说话也含糊不清。这个刚上大二的男生,前一晚还在宿舍熬夜打游戏,次日凌晨突然栽倒在键盘上,被舍友紧急送到医院。经检查,医生诊断他得了脑梗(俗称“中风”)。听到这一消息,小杨全家人都很惊讶:“我儿子年轻力壮的,怎么可能中风?”
经问询,医生得知了小杨的日常生活习惯,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眼熟:
凌晨3时:“最后一把游戏!”(连续熬夜3年)。
每日伙食:可乐配炸鸡,外卖小哥都混成兄弟了。
运动量:从宿舍到食堂的50米就是马拉松。
抽烟解压:“一天一包,快活似神仙 ”。
医生一句话道破天机,脑梗并不是老年病,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人群中,年轻人也需关注心血管健康,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脑梗发生。
脑梗年轻化的三大“帮凶”
《中国卒中报告》数据显示,在所有脑梗患者中,40岁以下人群所占比例正在逐年上升,2012年这个数字是9.3%,到2022年已经接近15%。也就是说,现在每7个脑梗患者里,就有一个是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患脑梗?
“简单来说,脑梗年轻化有三大‘帮凶’。”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二病区副主任医师康超文表示,一是熬夜,熬夜像个“小偷”,偷走血管修复时间,让血管壁越来越脆;二是“高油高糖”饮食,有关研究显示,一顿炸鸡=喝下30毫升油、一杯奶茶=20块方糖,高油、高糖饮食会催生“血管垃圾”,多余的脂肪贴在血管壁上,就像水管里的油污,随时堵塞血管;三是打游戏久坐不动,血液流速变慢,就像河流流速慢了会淤积泥沙,容易形成血栓。
别忽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据悉,小杨一周前就经常头晕,他以为没睡好,有时拿手机会突然掉地上,手指发麻没知觉,说话时突然卡壳,想说说不出来。
康超文表示,脑梗患者轻者表现为偏侧肢体麻木、无力或者是瘫痪、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甚至不能言语、眩晕、头痛、视物模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严重的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快速判别脑梗还有个简单方法——“FAST”口诀。其中,F(Face,面部下垂),观察面部是否出现一侧下垂,微笑时两边面部是否不对称;A(Arm,手臂无力),患者抬起双臂,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无法维持抬起状态;S(Speech,言语障碍),患者说话是否含糊不清、用词错误或无法理解他人话语;T(Time,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5小时,早一分钟就医,少一分瘫痪风险。
脑梗可防可控,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脑梗可防可控,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康超文提醒,预防脑梗,“早干预、全管理”是关键。
比如,每坐20分钟,起来活动20秒;每天喝够2000毫升水,相当于4瓶矿泉水;每天尽量在23时前睡觉,给血管留足修复时间。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日常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并遵医嘱规律服药,将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同时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长期熬夜;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另外,肥胖者还需减重,房颤患者要积极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