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微微相信(有声)

  如今,看手机微信已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不论男女老少,雅俗贵贱,一有空闲就急忙打开微信朋友圈,看看有啥“打眼”内容,有啥“惊人”信息,有啥“重磅”谈资,有啥“内部”新闻。

  一块儿散步的几个朋友,就经常喜欢传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讲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我听到后便要较真,追问你从哪里看到的?答曰,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我便开始嘲笑说,微信微信,只能微微相信,将信将疑,要是全信了,就是傻子。他们不服气地说,人家还配有照片有视频,真真的,眼见为实啊。可是有照片视频就是真的吗,现在连小学生都会十分娴熟地制作视频,何况老练高智商的成人。

  前些时,手机里朋友圈在热传一段视频,说是某山区医生,经过几十年刻苦努力,利用祖传秘方加现代科技,终于攻克了世界顽疾糖尿病,治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诊所里挂满了锦旗,门口患者排成长队,治愈的患者感恩戴德,真诚地给医生磕头。这条“轰动”消息也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并恭喜我有救了——因为我也是资深糖尿病患者。可惜这个惊人消息只存活了两天就被判了“死刑”,被网管宣布为假新闻,令发布者公开致歉,以正视听。

  实事求是地说,手机微信的信息量大是其天然优势,真假难辨则是其突出弊端。其中真实的、可靠的、有价值的信息固然不少;虚假的、伪造的、夸大其词的、捕风捉影的、无中生有的信息,也比比皆是。因而,我们每次微信读帖时都要动动脑子,有所甄别,决不能一看就信,而要认真思考一下,分析一下,判断一下,看看是真是假,真的就信,假的坚决不信,存疑的弄清楚再说。

  如何辨别微信信息真假?这里也要有三思:一靠逻辑推理,二靠常识判断,三靠证据支持。譬如那些层出不穷的莫言“励志演讲”,鲁迅“心灵鸡汤”,马云的高谈阔论,一看就是假的。还有许多名人轶事、明星绯闻、养生妙方、灵丹妙药,都是经不起推敲和论证,也是不可信的。还有那些“跪求体”“吓尿体”“哭晕体”等帖子,没有底线,没有操守,大话欺人,故弄玄虚,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吸引眼球,骗取点击率,你要是轻易相信了,那就可悲了。还有那些道听途说的、以讹传讹、添油加醋、信口雌黄的信息,更是信息垃圾,只会污人眼球。还有那些无消息来源,无权威出处,无时间地点的“三无消息”,作者连真名都不敢署,真实地址都不敢写,他发的消息还能是真的吗?

  歌手包子与七貓有一首《微微相信》歌曲在网络传唱:“为了你我只能微信微微相信的清醒……”如果我们都能保持“微微相信的清醒”,头脑不要发热,对微信内容做到三思而后信,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对没有证据、没有出处、反智反常的信息不信不传,嗤之以鼻,那么,让那些信息垃圾没有市场,还微信朋友圈一片净土,或可大有希望。

【作者:陈鲁民】 【编辑:罗亚坤】
关键词:夜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