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露台上的来客(有声)
老家房子的三楼有个露台,母亲一直说闲置浪费。
疫情期间,我决定在露台开辟一个小花园,栽种了吊兰、绿萝、芦荟、铁树等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小花园立马静悄悄地生长,枝叶繁茂、郁郁葱葱。但是,倘若在露台呆得久了,难免寂寞。
孩子来露台玩,高兴极了。玩累了,突然说:“要是露台上有一些小动物,该多好。养几只小乌龟和小鸭子吧。”也是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孩子捉来了几只小鸭子到露台喂养。鸭子轻柔的叫声,蹒跚的脚步,黄黄的绒毛,圆圆的身子,非常可爱。不到半个月,小鸭子就长大了,不再是黄黄的绒毛,而是黑白绿相间,叫声也不再轻柔、悦耳,而是逐渐粗俗起来,到了晚上,嘎嘎的叫声,听起来吓人。食量大得惊人不提,产生的垃圾量也巨大,小花园不但多了排泄物,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更恼人的是,鸭子会趁人不注意,把绿萝、吊兰、铁树的叶子和根茎都啄了个精光。我们都不喜欢甚至厌恶这些鸭子了,如何让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简单。
小花园还陆陆续续来了很多昆虫,比如蝴蝶、蜜蜂、屎壳螂、螳螂。一天早上,竟然来了几条猪古虫,把绿萝的叶子吃了大半。我不知道小动物是如何发现这个小花园的。也许,是闻到了花香;也许,是看到了绿意;也许,是听到了小伙伴们的呼唤;也许只是路过,碰巧遇上了,也就在这里逗留、玩耍。昆虫们的到来带给了我和孩子们无穷的快乐,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去小花园看看小邻居们生活得怎样,是不是又在吵架,是不是又来了新伙伴新朋友。
比如那只小知了,在吊兰湿湿的叶片上,轻轻地坐了一下,就迫不及待地“知了、知了”地叫着,飞走了。 花园甫成,它就来了,应该是最早光临的昆虫。那时它的身子还是嫩绿的,仿佛刚刚出壳,一声不响地趴在树杈间,好像还在担心什么。有人嫌它吵,我却喜欢。在夏日将睡未睡之时,窗外知了密集的叫声朦朦胧胧,让人觉得外边是在下着白亮急骤的雨。
还有那些蜘蛛。在露台的角落里,一只正吊在半空中,来来往往地在吐丝结网,像个熟练的建筑工人一样忙碌着。另一只在屋檐下又绕到了铁树的一端,将一张三角形的网呈现在我的面前,真是一张精致的大网,网格均匀细致,网状横平竖直,网脉勾密疏离。还有一只,悠闲地悬挂在晾衣绳上,偶尔来回织绕,在它的领土上逡巡,如英俊的武士。我看到苍绳、蚊子莽撞地闯入了蜘蛛精心构筑的网中,我正为蜘蛛感到遗憾,可不想蜘蛛如空中骑士,手脚麻利、毫不犹豫地将蚊子、苍绳等不速之客收入腹中。尔后,又是极其优雅、自信地在网上来回穿梭,快速地把网补上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小花园日日演绎着世间故事。疫情过后,我们回到了城里,小花园也就兀自地存在着。
前几天又回了一趟老家。很久没有打理的小花园,依旧蓬勃青翠,枝枝蔓蔓,充满生机,让人欣喜。坐在露台上,物我两相伴,有阳光就灿烂,有土壤就扎根,一起生长,相互照看,有着内在的默契和顾念。这样,真好!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