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小额账户提醒短信,为何“消失”了?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手机上都收不到几条动账短信了,这是怎么回事?”长沙市民刘女士最近感到格外纳闷。她告诉记者,以前账户一有交易,银行马上就会发短信提醒;但现在这一服务不知为何“消失”了,“咨询了移动运营商也说没问题。”

刘女士的困惑,正是银行提高短信提醒业务门槛的一个缩影。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对动账短信提醒服务进行调整,有的将部分免费服务取消,有的则将动账短信提醒的起点金额提升至100元到500元不等。这一调整背后折射出银行怎样的考量?持卡人又该如何应对?记者进行了探究。

现象:免费额度“缩水”,通知门槛提高

记者了解到,动账提醒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在用户账户发生资金变动时,通过短信、APP通知等方式发送的实时交易提醒服务。通常来说,当用户将手机号与银行卡绑定后,银行卡一旦产生交易情况,用户的手机上便会及时收到短信,便于其快速掌握账户动态。

为吸引开户,许多银行会设置动账提醒服务的免费体验期,或作为VIP客户的免费附加服务提供,因此这项业务在部分持卡人眼中是“不花钱的”。

然而,近年来这一情况却发生了转变。例如广东华兴银行发布公告称,对个人客户账户动账短信发送方式进行优化,自2025年9月16日09:00起,停止发送账户动账金额在500元以下的动账短信。

这并非个例。今年3月,湖北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于2025年3月27日起将个人借记卡账户动账提醒短信默认起点金额提高至100元,即单笔交易金额100元(含)以下的交易不再发送短信通知;中国银行也于2025年4月17日起,对于享受终身免费短信动账通知服务的个人客户,调整其账户变动触发短信通知的默认交易起点金额为100元人民币。

除了通知起点金额提高,免费提醒业务范围也持续“缩水”。如湖北鄂州农商银行宣布,于2025年9月16日起陆续停发存量免费短信、资产未达标VIP卡客户100元(含)以下的小额动账提醒短信。

早在去年年末,民生银行也发布公告称,根据业务调整需要,自2025年1月1日起,该行将不再延续个人借记卡人民币账户短信即时通服务(即以短信方式向客户提供账户资金变动通知的服务)项下的部分优惠措施。其中,民生银行“单笔通知起点金额默认或设置大于300元的动账短信提醒暂不收费”优惠措施终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期满后不再延续优惠;“签约个人网银、手机银行、微信即时通三个产品中的1个(含)以上时,享短信即时通服务费9折优惠”优惠措施终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期满后不再延续优惠。

原因:升级优化服务,实施降本增效

对于动账提醒服务变动的原因,不少银行给出了“提升服务”的说法——广东华兴银行称是为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湖北银行也表示系“为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但究其深层原因,更多业内人士指向了降本增效。

实际上,长期免费提供的动账短信服务,已成为不少银行的运营压力。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介绍,不同银行对动账门槛金额的设置有所不同,有的默认较低起点,有的则设置较高门槛,需客户主动调整才能覆盖小额变动。随着交易规模扩大,这类成本累积显著。因此,调整动账短信提醒服务可视为银行精细化成本管理的一项举措。

对于银行目前为何纷纷调整动账金额提醒,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也认为,主要是为了应对净息差收窄和盈利压力,也反映了银行在精细化运营上的努力,旨在通过减少低价值提醒服务的支出达成降本增效的目标。

如果持卡人仍想订阅动账短信提醒服务,需为此支出一笔费用。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银行的主流收费标准集中在每月1元至4元,如中国银行的收费标准为最高不超过每月每卡每手机号3元(按月收费)或每年每卡每手机号36元(按年收费),民生银行的个人借记卡人民币账户短信即时通服务则执行2元/月/卡/手机号的收费标准。

趋势:数字化转型,转战APP与微信平台

免费的账户通知,以后是否真的会消失?实际上,持卡人无需为此担忧,银行早已找到了解决方法。

广东华兴银行公告和客服人员提示,客户可以通过两大线上服务渠道继续接收500元以下的动账提醒,一是通过该行“广东华兴银行微银行”公众号;二是开通、下载“广东华兴银行”手机银行APP,二者均是免费的动账提醒服务。

“我们并非缩减服务,而是推动提醒方式向更高效、更便捷的数字化渠道迁移。”民生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当前,该行打造了“App即时通”服务,通过民生手机银行App为客户提供任意金额的变动提醒,且该服务暂不收费,客户只需登录手机银行,进入“即时通”板块签约“App即时通”,便可享受每笔动账的实时提醒服务。

从更深层面来看,银行这一调整与当下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不谋而合。

薛洪言表示,从数字化转型角度看,此次调整是银行顺应行业趋势的必然选择。传统短信提醒功能单一、成本刚性,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不仅能实现更实时、丰富的动账通知,还能整合账单查询、理财推荐、客服互动等功能,提升用户黏性与综合服务效率。此举推动了客户从传统短信向数字化渠道迁移,加速了银行线上生态的构建,对行业整体服务模式优化具有积极意义——促使银行从“被动通知”转向“主动服务”,通过数据整合与场景嵌入提升客户体验,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不过,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提醒,银行在数字化服务升级过程中,虽需主动精简原有服务项目以优化资源配置,但更要注重平衡用户利益与机构“降本增效”的目标。同时,针对此类服务调整,银行必须充分保障用户的知情权,确保相关变动信息清晰、及时地传递给客户。

【作者:陈星源】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银行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