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幕圆梦——剧团与剧场联姻是一条捷径

  独白:选择本土一两家基础好、商业运作模式较成功的剧社,进行全面的包装、打造,推向全国,使之成为湖南话剧的名片。” ——张三喜

  小剧场话剧最初由一些国有院团创排,由于投入少、周期短、演员少、灵活性强等特点,使得一些民营剧社、戏剧工作室、独立制作人纷纷加入其中。据了解,当前北京小剧场话剧已成常态演出,但当初北京小剧场话剧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些热爱戏剧的人卖车、卖房才把剧社维持下来。那时一天有两个剧社成立,3天就会有8个解散。当前长沙小剧场话剧的状态与当初的北京有些相似,因此,在长沙要把小剧场话剧做起来,需要一批人的积极努力。

  去年的首届湖南新锐话剧演出季可以说是小剧场话剧走市场的一个探索。这个探索是比较成功的。湖南大剧院总经理张三喜说,其中最大的成功便是剧团与剧场的成功合作。据了解,如果剧团不与剧场合作,光是湖南大剧院小剧场的场租便要1万多元,这对于剧团来说是很大的负担,如果因为这个负担,剧团不能保证演出数量,剧场便只能闲置,双方都是损失。我们采取了票房分成的合作方式,这样让演出方和主办方的成本风险都降到了最低,双方主动宣传、营销的积极性都很高,从而保证了票房,达到了双赢。

  谈到已经启动的2015湖南新锐话剧演出季,张三喜说,将继续沿用原来的剧团与剧场合作的方式,同时在剧目选择上将进一步扩大,我们将在全国乃至国外选择优秀的话剧节目,同时大力支持和鼓励原创剧目。为了扩大影响,我们还将进行更多的线下活动,如话剧进校园公益讲座等,运用更有创意的宣传手段,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观众感受小剧场话剧,加深对话剧的了解,从而喜爱上话剧,使湖南的话剧市场氛围越来越好。张三喜同时表示,小剧场话剧的繁荣与否,从某种程度来说,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层次、活力和形象。因此,在话剧季的基础上,省演艺集团将选择本土一二家基础好、商业运作模式较成功的剧社,进行全面的包装、打造,推向全国,使之成为湖南话剧的名片。

【作者:田芳】 【编辑:王洁】
关键词:小剧场 话剧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