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老人心跳骤停,“国家级”救援队员跪地急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赵晓华 范憬怡 实习生 谭仕兰)“感谢湘雅二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今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CCU病房(心血管内科监护室),即将出院的蔡大爷躺在病床上感动不已。出院之际,蔡大爷的老伴和儿子将一面写着“大雨中路边救人,妙手回春医者仁心”的锦旗感激地交到医生手中。
时间回到6月24日上午,倾盆暴雨突袭长沙,路面积水严重。在湘雅二医院附近的人民路183号巷口内,蔡大爷想着把电动车挪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没想到,推着电动车的蔡大爷突然倒地,不省人事。
“快来人帮忙啊!有人晕倒了!”听到呼救声,刚好路过巷口的湘雅二医院车队司机李红刚立即循着呼救赶来,他与同事章海英急忙上前查看,迅速判断老人的意识与呼吸。“我看到他口鼻处乌青,颈部已基本探查不到脉搏,也没有呼吸。”第一时间救人的李红刚虽然是医院的一名司机,但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湘雅二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成员。多年的训练及实战经验,使他迅速意识到这是突发性心脏骤停,于是及时对老人施行胸外按压。“01、02、03……”每一次按压都伴随着他口中坚定的计数声,动作标准且有力。
此时滂沱大雨不曾停歇,幸运的是,这并不是一场“孤军奋战”。湘雅名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周新民恰巧经过此地,并在第一时间加入这场生命接力赛。“让我来,我是医生。”一句简单而有力的话语,迅速抚平了周围群众的焦急情绪。不顾地面积水越来越深,周新民跪在老人身旁接力胸外按压,不一会儿便浑身湿透。经过几分钟的紧急抢救,老人有了微弱的濒死叹息样呼吸,但极不稳定。“你们疏散巷口,维持路道畅通。”“你去联系急诊支援。”……在这生死时刻,周新民一边不间断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一边有条不紊地指挥现场人员。很快,在李红刚的带领下,急诊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大家将老人抬上平车,送往急诊抢救区。
“交给你们了,几分钟前他的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现在情况仍然不明,需要更高级的生命支持。”周新民一行人将老人送到医院急诊室抢救区门口,跟急诊医务人员说。将情况交代清楚后,全身早已湿透的他便匆匆离去,上午还有一场大手术等待着他。
据了解,心脏骤停4至6分钟即可造成脑及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如无法及时接受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可能导致患者变成植物状态,甚至即刻死亡。在抢救的黄金4分钟内,医护人员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到达,此情景下现场的“第一目击者”是与死神抢跑的关键。
一场暴雨中的“心跳”接力,让生命得以延续,这是职业的操守,也是医者的本能,更是湘雅二医院全体职工处理应急事件能力的体现。据介绍,为普及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湘雅二医院针对全体医务人员及行政后勤人员组织开展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急救技能培训班。近年来,湘雅二医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开展面向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共培训17000余人,面向公众的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共培训3200余人。近年来,湘雅二医院职工已多次在人民路口自发组团救治心脏骤停患者,人民路口已成为群众口中“史上最安全的路口”。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