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仲秋,获“长沙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五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最美金牌讲师”“五老红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
在天心区暮云街道新新花园小区,居民们常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背着公文包匆匆而行,而他包里总是装着党史笔记、宣讲稿。
2010年,王仲秋从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湖南基地花园公共服务处党总支书记岗位上退休,但他始终坚守“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信念,十多年来扎根社区、学校、机关,以宣讲员、调解员、志愿者等多重身份活跃在社区一线,用百余场宣讲、百万字笔记、百余篇稿件,将家国情怀与红色基因注入无数人的心田。
十多年开展宣讲百余场
“退休了,我继续为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责任心没有退。”王仲秋说。2010年刚退休,他主动请缨做政策宣讲,被聘为“政治思想宣传员”,后成为市、区两级“党史教育宣讲团讲师”。用他的话说,“只要还能动,就要发出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为了备好每一堂课,王仲秋自费购买书籍、订阅报刊,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理了“党史故事100讲”“共和国英模人物”“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等累计百余万字资料。为了备课、讲课更高效,他主动到老年大学学习电脑操作,从零开始掌握打字、排版、编辑技能,还被评为“优秀学员”。
“每次宣讲我都要求自己史料详实、主题鲜明。”王仲秋说,“不能让听众带着疑问离开。”十多年来,他走进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宣讲百余场,用生动的故事和严谨的史料传递红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乐当邻里身边的“热心老王”
“别人找上门来的事我帮忙去做,没有找上门来的事我也主动去做。”在新新花园小区,王仲秋是居民口中的“热心老王”。
在小区“三供一业”移交社会过程中,他牵头筹建业委会、招聘物业公司,推进小区社会化管理的平稳过渡。
有一次,小区里有一位老人突发高烧,却拒绝就医,家属求助王仲秋。他立刻呼叫救护车,亲自护送病人至医院。医生当场下达病危通知书,幸好因送医及时,老人才转危为安。“子女感恩不尽,我也乐在其中,”王仲秋笑着说,“能帮到人,就是一种幸福。”
另一次,小区一位病人因腹痛需紧急送医,却因家住三楼无电梯而受阻,其家人也不在家。王仲秋毫不犹豫背起病人一步步挪下楼,将其送上救护车。
引导孩子们读好书、担责任
“晚辈尊敬长辈,夫妻互敬互爱,兄弟姊妹团结友爱,儿孙自尊自爱”是王仲秋家中代代相传的家风。他常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
他也将这种理念融入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少年强则国强,关心下一代责任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每年六一儿童节、寒暑假,他都会组织革命故事会、夏令营拓展、石油精神研学等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江汉油田等地,感悟奋斗精神。他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懂得先辈创业的艰辛,养成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精神。
“不能让孩子成为次品、废品,更不能成为危险品,”他语气坚定,“要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他们,让他们读好书、担责任。”
“能做一些有益社会的事,我很愉快。”王仲秋表示,只要组织需要、群众需要,自己就会一直讲下去、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