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我好冷”,失温驴友悬崖边呼救 “我报名”,蓝天救援队星夜驰援

  •   队员用无人机搜寻受困者。长沙晚报通讯员 曾劲玉 供图   队员用无人机搜寻受困者。长沙晚报通讯员 曾劲玉 供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小华 通讯员 曾劲玉

      “麻烦你们,我好冷!膝盖以下全湿了……”10月24日晚上9时40分,一通微弱的求助电话打到了长沙市蓝天救援队的热线上。一名刘姓驴友在长沙黑麋峰森林公园徒步时,不慎滑坠至悬崖边缘,身体正迅速失温。驴友被困险境,命悬一线,情况十分紧急。

      险情就是命令!一条紧急招募信息随即在长沙市蓝天救援队群内弹出:“@所有人:有驴友在黑麋峰迷路,需携带热成像设备搜寻,现紧急招募队员!”一时间,“我报名”“我也报名”的回应此起彼伏,迅速集结起一支18人的救援小队。他们从长沙的四面八方火速向黑麋峰集结,大家深知,时值深秋,长沙气温低至10℃以下,如果不及时救援,被困驴友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据了解,这位驴友当天上午独自进入黑麋峰森林公园徒步,原本跟随导航行走,却在溪谷中迷失了方向。“我那时已经能看到山下的大路了,可眼前是悬崖,根本无路可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先生仍心有余悸。

      救援刻不容缓。队员肖玉成第一时间载着2台无人机、1台移动电源和大量通信照明设备从队部出发。晚上10时30分,队员李敏才率先抵达山脚。紧接着,余广、陈柏穆、张敏、许辉等队员也陆续到位。

      黑夜中的搜救充满艰险。山路崎岖,峡谷里布满了湿滑的石头与丛生的荆棘。救援队员们凭借头灯的光亮,在漆黑的密林中艰难穿行,通过对讲机相互呼应,一步步缩小搜救范围。与此同时,第二梯队携带着热成像无人机等专业设备迅速增援。无人机在队员张丹的操控下腾空而起,它为地面队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照明与热源定位,极大地提升了夜间搜索的精度与效率。

      “找到了!人在这里!”凌晨时分,经过不懈努力,救援队终于在一处陡峭的悬崖边发现了被困的刘先生。此时他已出现明显的失温症状,身体十分虚弱。队员们立即展开现场救护,为他采取保暖措施,随后齐心协力,小心翼翼地将他护送下山。

      从发布招募到次日零时将受困者安全送达山下,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全程仅用了两个多小时。

      在这场紧急行动中,不乏女性队员的勇敢身影。张敏、李长缨等人多次参与山野救援,始终坚守在抢险一线。许多队员更是刚结束一天的工作便直接奔赴现场,连续奋战数小时无人言累。他们以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坚定的毅力,完美诠释了长沙市蓝天救援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团队精神。正如一位队员所说:“能成功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是我们入队时最庄严的誓言。”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