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甘宇 黄妮可
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10月定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又称“粉红丝带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我国每年约有30万女性被确诊为乳腺癌,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乳腺癌被称为“粉红杀手”,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日常生活中常有女性咨询医生:乳腺结节会发展成乳腺癌吗?乳腺疼痛与乳腺癌有关系吗?如何预防乳腺癌?对此,湖南航天医院普外医学部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吴浩教授为大家进行解答。
结节≠癌症,良性结节恶变概率极低
“医生,我最近老是觉得乳房有点胀痛,检查发现左乳有一个3类小结节,上网查看说结节可能是癌症,这是真的吗?”在湖南航天医院乳腺外科门诊,市民黄女士拿着超声检查报告焦急地问。
吴浩接诊后向黄女士解释,“胀痛”在很多时候是良性信号,如与月经周期的激素水平波动有关,称为乳腺增生,而恶性肿瘤在早期是不痛不痒的。检查报告上的“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是好事,如果属于恶性肿瘤,它往往会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此外,还有个重要指标是BI-RADS分级,这是影像科医生给结节的风险评估,黄女士的分级是3级,BI-RADS
3级的意思是可能良性,恶性风险非常低。从专业评估分析,这个结节大概率是位“良民”。目前的标准处理方式,并不是立即手术,而是建议定期观察。
吴浩表示,乳腺癌的形成是一个慢性演变的过程,引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风险因素很多,多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会导致乳腺上皮细胞突变、癌变、发展和转移,但结节≠癌症。
乳腺结节是乳腺内异常肿块的统称,绝大多数为良性;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二者核心区别在于性质(良性或恶性)与危害程度。良性的乳腺增生结节、纤维腺瘤等,生长速度一般缓慢;质地较软或者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好;多无明显症状,部分随月经周期胀痛。而乳腺癌属于恶性,生长速度较快,短期内(1至3月)明显增大;质地硬,边界模糊,活动度差(晚期固定);可能伴随乳头溢液(血性),皮肤像“橘皮样”,乳头内陷等。
绝大多数乳腺结节不会发展成癌症,良性结节恶变概率极低(<1%),定期随访即可。少数“高危结节”,如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BI-RADS
4类及以上等有恶变风险,需进一步检查(如穿刺活检)明确性质,避免漏诊。
发现结节后,先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检查初步评估,按BI-RADS分级判断风险,1至3类多为良性,4至6类需警惕。良性结节每6至12个月进行复查,观察大小、形态变化,无需过度治疗。疑似恶性需及时活检,通过穿刺或手术取结节组织做病理检查,这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乳腺疼≠乳腺癌,多数乳腺疼由良性原因引起
吴浩表示,乳腺疼痛并非乳腺癌的典型症状,绝大多数乳腺疼痛由良性原因引起,二者并无直接必然联系,但需结合其他表现来综合判断。
乳腺疼痛常见于良性乳腺疾病,与激素水平变化、乳腺组织增生或炎症相关。主要包括: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原因,疼痛多与月经周期相关(经前胀痛、经后缓解),可累及双侧乳房或单侧,触摸可能有颗粒感结节;乳腺炎症,如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伴红肿、发热)、非哺乳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疼痛伴肿块、乳头溢液);其他因素,如内衣过紧、情绪焦虑、压力大、长期熬夜等,也可能引发短暂性乳腺胀痛或刺痛。
多数乳腺癌早期以“无痛性肿块”为首要症状,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通常不伴疼痛,因此容易被忽视。少数情况伴疼痛,当乳腺癌进展到晚期,肿瘤侵犯周围神经、胸壁或引起局部炎症时,才可能出现持续性隐痛、刺痛或牵拉痛,此时往往伴随其他症状,如乳头血性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内陷等。
乳腺疼与乳腺癌如何区分?观察疼痛特点,若疼痛随月经周期变化、双侧对称,或与情绪、内衣相关,多为良性,可调整生活习惯如穿宽松内衣、规律作息、缓解压力等,月经后观察疼痛是否缓解。警惕危险信号,若出现无痛性肿块,或疼痛持续不缓解(与月经无关)、伴随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皮肤异常(橘皮样、凹陷),需立即就医检查。
明确诊断靠检查,通过首选乳腺超声检查、钼靶(40岁以上或高危人群)检查初步评估。疑似恶性时需进一步穿刺活检,这是判断乳腺癌的“金标准”。
自查重要,采用“一看、二摸、三挤”方法
吴浩介绍,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从未生育,或者生第一个孩子时年龄超过30岁,属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高的人群,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对要高。绝经前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高发年龄为40岁至54岁。有乳腺癌家族史人群,家族遗传或基因缺陷,发病风险明显升高。患有乳房疾病人群,风险相对普通人更高。肥胖人群,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胸部、乳房接受过量电离辐射治疗的人,也有风险。
在预防上,要保持营养均衡,健康的饮食可降低乳腺癌患病风险,要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加强锻炼,运动以中等强度为宜,减少因肥胖引起的乳腺癌风险;避免熬夜,熬夜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概率;戒烟戒酒,减少二手烟的吸入;减少射线暴露;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有益于身体健康。
吴浩提醒,平时生活中进行乳腺自我检查非常重要,可采用“一看、二摸、三挤”的方法。
一看形态,面对镜子站立,双臂自然下垂,观察乳房轮廓是否对称、皮肤有无红肿、凹陷或橘皮样改变、乳头是否凹陷等。
二摸硬块,用指腹以画圈方式按压乳房,顺时针覆盖全部乳腺组织及腋窝区域。可站立或仰卧(肩下垫枕),重点检查外上象限及腋尾区(病灶高发区域)。分轻、中、重三层按压,正常乳腺呈颗粒感,而异常肿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
三挤乳头,轻柔挤压乳头,观察有无血性、浆液性或脓性液体流出,非哺乳期出现分泌物需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检查时间以月经结束后第7至10天最佳,绝经后女性可选择每月固定日期。如果有问题,标注异常位置、大小、质地,持续存在超过两周需就医。自查发现肿块、皮肤异常时,需进一步做乳腺彩超或乳腺钼靶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