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发炎

学会辨别“良性”与“恶性”信号

      长沙晚报10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王艳姿)摸到脖子、腋下或腹股沟处有鼓起来的小坨坨,多数人会下意识认为是“上火发炎”。但淋巴结肿大的背后,除了常见的感染,还可能隐藏着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淋巴瘤。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王航主任提醒,了解不同原因的淋巴结肿大,才能避免错过关键预警。

      王航解释,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哨所”,当身体受到刺激时,它可能出现肿大。以下两种情况最为常见,无需过度担忧:一是感染性肿大。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时,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会“活跃备战”,导致其肿大;二是反应性增生。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会刺激免疫系统,使淋巴结出现非特异性增生。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往往有以下“特殊表现”:

      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这是核心特征,肿大的淋巴结通常摸起来质地较硬,像软骨一样,按压时没有明显疼痛,且会在数周或数月内逐渐变大,不会自行缩小。

      多部位受累。可能同时出现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多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发热(体温超过38℃)、夜间盗汗、体重在半年内下降10%以上、乏力等。

      伴随其他压迫症状。若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周围器官,可能出现咳嗽、胸闷、腹痛、下肢水肿等表现,提示病情可能已进展。

      当发现疑似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时,需及时通过淋巴结活检、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明确诊断。治疗上,中西医结合可实现“攻补兼施”,提升疗效与生活质量。

      王航提醒,当淋巴结肿大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时,请及时到血液科就诊:肿大淋巴结无痛、质地硬,持续增大超过两周;同时出现发热、盗汗、体重骤降等全身症状;多个部位淋巴结同时肿大,或伴随器官压迫症状。淋巴结肿大,既不必恐慌也不能忽视,学会辨别“良性”与“恶性”信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